教师发展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研究 >> 他山之玉 >> 正文

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 ——以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为例

发布时间:2024-10-25 17:10     作者:    来源:    点击率:210次

刘 献 丽

黄淮学院 教师发,河南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 教师是完成此项任务最重要的力量。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诸多问题,需 要建设结构合理、体制完善、功能强大的教师发展中心以促进教师转型和学校发展转型目标 的实现。目前国内建立的国家级和省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主要聚焦于重点高校,针对应用型 本科高校内涵与特色建设的教师发展模式急需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拟以黄淮学院的实践为 例,探讨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模式。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发展的现状

       高校关注教师发展问题由来已久,但大约在 60 年前才有高校设立教师发展中心这一专门 组织机构[1]。国内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直到 2012 年才进入规范化、有序化的发展时期,其标 志性事件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批准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等 30 个“十二五”国家级教 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171 号)的发布[2],从此高校教师发展中心 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不宜简单模仿学术型大学,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建设 理念、方法与路径。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方面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 面:一是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和建设目标,逐步完善“适应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专 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以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为例 · 144 · 业能力提升”的建设理念;二是通过借鉴国内综合性大学、国外应用型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 做法,探究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模式;三是拓展教师发展中心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

       2019 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每年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总清单,宏 观描述了我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特征。通过数据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可以看出我国应 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师教学发展水平上的特征:第一,东部、东北部地区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 水平整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整体排名最低,其中河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 学发展水平在中部地区相对较低且各校之间发展不均衡;第二,农林类、医药类和师范类高 校的教师教学发展水平较高,理工类、综合类高校位于中等水平,而人文社科类高校的教师 教学发展水平较低[3];第三,具有较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普遍缺乏师范教育背景,其教学水平 有待提高,且面临着职称晋升、住房等方面的压力[4];第四,行业特色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 水平突出,民办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水平与公办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5]。总体上看,我国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发展历史较短,目前在发展定位、发展理念、建设功能、建 设机制、评价系统等方面尚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和解决[6]。

       二、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思路 黄淮学院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项目试点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 程”项目培育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本 科院校。2016 年,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在原人事处教师训练中心的基础上独立为负责教师 发展的专门机构。此后,该中心在学习国家政策及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应用型 本科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理清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定位

       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初始目标是为学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服务,解决应 用型教师短缺的难题。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之初,通过对我国教师发展中心发展历史 和教师发展政策的深入学习,结合学校实际明确了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一是传播先 进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二是搭建温馨交流平台,传承卓越的教学文化;三是引领 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基于此,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从教师培训、教学交流、 教学咨询、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工作,着力建设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助力一流应 用技术大学建设。

      (二)构建教师发展统筹运行机制

       当前国内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行政属性偏重,服务定位弱化[7]。高校应弱化教师发展中 心的行政属性,彰显其服务职能[8]。为此,黄淮学院专门设立了由分管校领导兼任主任,由 教师发展中心、人事、教务、工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教学院系负责人组成的教师发展工 作指导委员会,形成了统筹规划、协同联动的教师发展新机制。由校内外不同学科专业的教 学名师、著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既为黄淮学院教师发展工作提供了专业支持,也是应用 型本科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一大特色。另外,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还建立了一支由校 外专家为指导、校内教师为主体的校本培训师队伍。

     (三)引进先进技术建设教师发展智慧教育平台

      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自身的功能定位,在学校支持下大力加强 硬件建设,目前建筑面积 2105 平方米,设有专业化微格教室、虚拟演播厅、多功能厅、智慧 教室,配有价值 500 多万元的智慧化录播设备,以标准化、信息化、智慧化平台服务于教学刘献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以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为例 · 145 · 改革、教师培训、教学交流和教学咨询,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高规格、规范化的培训平台。

     (四)遴选优秀项目构建多样化教师培训模式

       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围绕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需求,组织实施了卓越教师发展促进师 队伍建设、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教科服”协同创新团队建设、应用型“教科服”名师 建设、骨干教师国际研修等行动计划。该中心还通过对国内外教师发展现状的综合研判,以 先进教学理念为引领,采用工作坊、专家讲座、优秀教师经验分享、教师沙龙、校本培训师 培育、选派教师外出交流等形式,对教师开展三年一轮的教育教学轮训工作。该中心通过搭 建学术交流平台,使教师发展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近年来每年承担校内外各种学术 讲座、会议近百场,参与人数 9000 余人次。

      (五)构建应用型高校教师个性化发展培育体系 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在研究分析国内外教师发展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发展的相关 政策,按学科、职称、年龄、专长构建教师教学发展培训指导体系,分门别类地开展培训工 作。该中心还建有教师培训成长档案,目的是为所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使中青 年教师的成长从基于个人感悟的经验发展模式向基于理性的专业发展模式转变,更好地服务 于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三、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的多样化内容体系建设 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将以往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教师培训进行梳理和统筹,形成了点面 结合的教师教学培训体系和多样化教师发展内容体系。

      (一)支持新进教师站稳讲台

       为了使新进教师站稳讲台,尽快适应教师角色,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对 新进教师开展培训,如邀请海内外高等教育界知名教学专家和学者来校讲学,举办关于前沿 教学理论、先进理念、教学方法与策略等方面的讲座,开展“集中培训、报告引路、微格演 练、专家点评、互动交流”的培训活动,等等。在教务处对新进教师能否上好课、能否站稳 讲台的考核中,近三年新进教师通过率为 100%,这充分体现了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的工 作成效。

       (二)支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信息化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改革之一。为推动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黄淮学 院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展示优秀教学视频、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建设学校教师网络平台、开 展信息化教学技术培训等手段,帮助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 利开展。

      (三)支持骨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

      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通过搭建研讨和交流平台,汇聚多专业多学科教师围绕教学热点 问题开展讨论,例如邀请荣获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的教师进行经验分享,邀请荣 获河南省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的教师讲示范课,等等。该中心通过搭建研讨和交流平台,吸 引一批教师组成了若干个有别于传统教研室的跨学科教学研讨团队,还通过支持教师参加国 内高水平教学比赛带动全校教师自觉提升教学水平,近三年黄淮学院教师在省级课堂创新大 赛、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 10 余项。

    (四)支持精品课程开发

       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积极拓展服务项目,利用虚拟录播室及微格教室的先进设备,与刘献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以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为例 · 146 · 爱课程、超星等公司合作,免费为教师提供课程教学录制场所,通过这种支持服务,黄淮学 院近百门课程在中国大学 MOOC 平台上线,10 门课程被评为河南省线上精品课程。在“双 万计划”建设中,黄淮学院的 4 门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 个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项目的团队负责人及 95%的成员都参加过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相关培训。

      (五)培育教育家型教师

       培育教育家型教师,既是对新时代国家号召的响应,也是对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回应。 为此,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组建了教育家型教师培训团队,建立健全了发展保障机制与过 程监管机制,构建了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培训体系。

      (六)引进推广教师发展国际认证项目

       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积极 探索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教师发展模式。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分别邀请台湾大 学李玟霞(ISW 国际认证华人地区首席签证官)团队、北京理工大学庞海芍团队,以及北京 交通大学、武汉轻工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团队,开展了四期 ISW 国际认证定制工作坊和三期 教学技能引导员国际认证工作坊(FDW)培训,100 位教师获得 ISW 国际认证证书,15 位 教师获得 FDW 教学技能引导员国际认证证书,学校已完成 ISW 项目三级认证体系中的两级, 成为河南省率先有 ISW 国际认证签证权的单位。2020 年 7 月,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已完 成对学校 17 个学院 70%一线教师的轮训工作,其中动画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实现了 全员培训。在每期工作坊结束后的问卷调查中,非常满意率均在 95%以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大学办学自主性的增强,以各高等学校为主体,建立专 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体系变得尤为紧迫和重要[9]。以上关于黄淮学院教师发展 中心建设经验的介绍,希望能为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提供参考,更希望 各高校的同仁多提宝贵建议,以便我们补齐机制、制度、方法等方面的短板,打造更加专业 化、更具特色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

上一条:没有了!

关闭